老年人应警惕“免费义诊”陷阱 | ||||
日期:2010/3/2 访问: | ||||
“免费义诊”实则推销仪器 这天,王小姐父母看了塞在信箱里广告上某电子针灸产品的花言巧语后有点动心,商家地址就在附近,忙赶过去。看到里面好几个老人在做治疗。两个穿白大褂的年轻小伙子热情接待了他们,其中一个说他家五代祖传中医,他们的“神针”能包治百病,是免费义诊。他用所谓神针在王小姐父母的耳朵里胡乱探查了几下,就说这里那里都有毛病,王小姐母亲明年年初会中风,右边身体会瘫痪。如果买了他们的仪器,就能起到预防甚至治疗作用。还吓唬她:以前来的好几个叔叔阿姨,听他话的用了他们的产品都多活了几年,不听他话的有好几个都走了。王小姐父母提出要先试用他的仪器,他们又借口说仪器大家用不卫生,自己买新的用才好。另一个白大褂则问王小姐父亲有没有带钱,得到肯定答复后,就步步紧逼要王小姐父亲交钱买仪器。王小姐父亲差点要上当了,还好她母亲比较清醒,忙拉着她父亲逃也似地回了家。 王小姐得知这事非常生气,这些所谓的医疗保健品推销员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目的只有一个:引诱老人上钩,掏出老人口袋里的钱。 盼小区物业当好“管家” 保健品广告“穿”上报刊的外衣投入居民信箱,而取报刊的多为老年人,这些“第一读者”很容易被那些“对症”的描述说动心而掏钱。 如何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除了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外,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也应该有所作为。从技防上来说,物业能否在信报箱处加设探头,铆牢投广告者,及时阻止;在人防上,则不妨加强保安巡逻,对进出人员加强盘问,并重点留意信报箱处动态;亦可发动居民共同监督,不让非法广告进入小区。另外,居民提出,一些推销所谓保健品、保健仪器的人,大多租借小区民宅,建议物业和居委会能予以把关,发现非法推销行为,及时制止。 | ||||
| ||||
|
中国市场学会秘书长艾家凯:出席第三届中国佛医高峰论坛 2013年5月25日,第三届中国佛医高峰论坛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隆重开幕,本着医食同源:论饮食与当代人身心健康为前提,暨少林‘药师如来,健康中国”行动走向众生. 出席仪式的领导与嘉宾有:中国科
各所属专家委员会、专家成员: 2015年6月10日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研究决定:李泽文同志任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 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免去胡远江同志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职务。 特此通知。 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 二O一五年六月